“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雄壮的歌声,在20世纪50年代初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英雄健儿杠起枪杆,冒着炮火跨过滔滔的鸭绿江水,奔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保家卫国,与英勇的朝鲜人民结下了牢不可破的深厚友谊。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山。白头山峰顶的天池是东北有名的“三江之源”。天池北侧有一垭口,湖水从这里溢出,形成68米高的瀑布,这便是鸭绿江的源头。鸭绿江干流全长795千米。流域面积6.4万多平方千米,流经我国的吉林、辽宁两省和朝鲜的两江道、慈江道和平安北道,流域面积为64470平方千米,中朝境内各占一半左右。
鸭绿江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因水色绿似鸭头,这其实是一种讹误,因为鸭绿江水并不是绿色,而是蓝色。“鸭绿”一词产生于隋代,它不是汉语词汇,而是棘鞫语词汇的汉语音译写形式。隋代鸭绿江流域居住着黑水靺鞨族,今天这个民族已发展为满族,其语言也已发展为满语。在满语中,“鸭绿”有两种解释,一是“鲮鱼”,二是“地边”。由于鲮鱼不是鸭绿江特产或盛产,因此不可能以它命名。但鸭绿江确实处于陆地的边缘,是“地边的江”,所以鸭绿江以座落地边而得名。
鸭绿江流域主要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鸭绿江上下游自然条件相差很大,7月份平均气温上游为18℃~22℃,中游为23.2℃,1月平均气温上游为-17℃~-22℃,中游为-14.8℃~-15.9℃,历年12月初至翌年4月中为江面冰封期,不能通航。由于位在丛山之中且离海洋不远,因此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在6~9月,充足的雨水使针叶树和落叶树生长茂盛。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兽类有野猪、狼、虎、豹、熊和狐狸,鸟类有雷鸟、雉鸡等,河中鲤鱼和鳗鱼甚多。
鸭绿江流域山地多,森林资源、地下矿藏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都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驰名中外的“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就出产在这里。沿江一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沿江可耕地约8.9万公顷(22万亩),下游的主要作物为水稻,在中、上游山区种植玉米、小米、大豆、大麦、甘薯和蔬菜等农作物,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产区,素有东北的“小江南”之称。鸭绿江水量比较丰富,主要由夏秋降雨补给,春季洪水由积雪融化而成。江水碧绿清澈,游鱼可数,水中含沙量很少。由于冬季水浅和封冻,航运不甚发达,一年之内有4~5个月不能通航,其余时间仅在水丰水库上、下游有少量船只通行。
鸭绿江流经多山地区,河谷狭窄,坡降大,全河总落差达2400米以上,流域内降雨量较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沿江有许多良好的建坝地址和施工场所,开发条件好。鸭绿江的水利资源开发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航运流筏等综合利用。
说到跨过鸭绿江,很多人会马上想到丹东的鸭绿江大桥,这里确实是当年志愿军过江的主要地点,但过江地点可不止这一处,在丹东、临江、集安三个地方,长达380公里的江面上,志愿军通过九座江桥和十几座临时搭浮桥渡过了鸭绿江。
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第38军、39军、40军、42军、50军、66军等5个军,20多万人都是从丹东下面的这些桥梁渡江的。
在丹东市区的鸭绿江之上有两座“姊妹桥”,一座是鸭绿江大桥,一座是断桥。
丹东长甸河口
长甸河口距离丹东鸭绿江大桥有六十公里,这里是当年志愿军的主要过江地。这里也有两座大桥,一个也是断桥,还有一个是上河口铁路大桥,在断桥两边,当时还各搭了一座浮桥。从1950年10月志愿军进入朝鲜,到战争结束,从这里过江的志愿军部队共有7个军另两个师,其中包括39军、40军都是从这里过的江,还有炮兵7师,总数有3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