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仲呈祥
有幸先暏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制作的电影《跨过鸭绿江》,心潮澎湃,受益匪浅,夜不能寐,三赞抒怀。
一赞电影《跨过鸭绿江》立意高远,视点宏阔,气势磅礴。
抗美援朝无疑是新中国诞生以来最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之一,也是文艺创作最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一,承载着最重要的国家记忆、民族精神。
近年来,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影片如《金刚川》《长冿湖》应运而生,反响强烈。
但这些电影作品大多选择了抗美援朝的某一局部、某一战役进行艺术再现,这是由电影的容量限制、审美特点及其艺术个性所致。
从培根铸魂的战略需要出发,从全面地为伟大的抗美援朝树碑立传、传神写貌以令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出发,人民确实还深情地呼唤能在银幕上出现一部全景式地宏观地审美反映抗美援朝全过程的史诗性巨片!
恰逢其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国家台应有的国家气象、国家担当和时代使命,应人民所需,拍摄出了这样一部电影《跨过鸭绿江》。
这部影片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正在于:
全片在两个半小时的有限容量里,站在中国、美国、苏联、南韩、北朝鲜及“联合国军”整个世界情势的全局高度,
凝练节制而又顺畅精准地全景式地艺术呈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的缘起、过程、重大战役及结局。
同时,全片塑造了活跃于这场战争中并决定了这场战争胜负和历史发展走向的鲜活的历史伟人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的英雄人物形象。
深刻揭示了这场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改变了世界局势,赢来了和平。
在银幕上成功完成了为抗美援朝画像、立传、明德的神圣的艺术使命。
这意义务必高度珍视。
须知,一个民族对于自己重大革命历史的集体记忆,对自己红色基因和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通过优秀的电影鉴赏和艺术美育来实现,极为重要。
而这种实现的途径,局部的、某一战役的艺术表现是需要的,但又还是不够的。
只有同时以全景式的审美观照去全局整体把握记忆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才能防止和抵制那种在哲学思维层面只把历史碎片化、琐细化的不良倾向;
防止和抵制那种在美学思维层面只一味以单纯的视听感官生理强刺激去冲淡乃至削减了历史的沧桑感、厚重感和艺术的精神高度、美学品位的不良倾向。
二赞电影《跨过鸭绿江》以人带史、史中觅诗。
影片镜头聚焦于写人,成功塑造了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电影选择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视角,这是明智的。因为彭德怀是贯穿抗美援朝的核心人物。
通过彭德怀与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关系,精准展示出作出抗美援朝伟大决策的艰难过程;
通过彭老总与邓华、洪学智、韩先楚、梁兴初、曾泽生和黄继光、邱少云等将士的关系,刻画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群像;
通过彭德怀与毛岸英的关系,催人泪下地刻画出他和毛泽东的深厚情谊、宽广胸怀和人文情怀。
饰演彭德怀的丁勇岱形神兼备,表演入情入理,出色地塑造了新时代影视艺术画廊里的又一个彭德怀形象,值得为之点赞!
三赞电影《跨过鸭绿江》为我们进行党史、国史、军史教育提供了银幕上的一份极好教材。
电影《跨过鸭绿江》能让广大观众从这部电影里面学习伟大的抗美援朝历史;
感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激活对抗美援朝的国家记忆;
传承抗美援朝的红色基因;
从中获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正能量;
这是多么重要!
热望这部优秀影片能在电影市场走红!
同时也建议继承新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的一种优秀传统:与军队、社区、学校联合,让它走进军营、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让更多的观众得到一次难得的通过电影鉴赏学习抗美援朝历史的好机缘。
电影《跨过鸭绿江》
12月17日
全国影院上映
总台出品 不负期待